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传承展(当代名家连展)盛大开幕

admin
2024-12-23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携手共同体,益起向未来|向新而行,艺同出发——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于2024年12月20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至12月22日,是积极响应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传承重要指示的有力举措,在业务主管单及多部门的悉心指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携手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为非遗文化搭建展示平台,践行文化传承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纽带。



非遗作为民族智慧结晶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吸引了近四十个国家以及国内众多非遗传承人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地区的艺术收藏家热情参与。各国传承者和国内艺术名家携精湛技艺与珍贵文物齐聚一堂,共同绘制世界文化的绚丽画卷。展会以全方位呈现非遗魅力、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探索传承创新路径为目标,彰显其多元包容的特质。

展会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包括精彩展览、盛大开幕仪式、震撼人心的表演、高端国际非遗论坛、公益义拍义卖与趣味互动体验等,打造了顶级的文化交流平台。众多非遗瑰宝惊艳亮相,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意识,强力推动了非遗艺术行业的创新发展。观众借此契机领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感受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民族情怀;收藏爱好者则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满足了鉴赏需求,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承,为非遗保护与文化艺术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部分参展艺术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申小勤 萧冰 梁建中 黄汇珍 黎书成 李拾磊 俞志华 刘振中 张明虎 林理明 付后文 朱彬 程海林 王炳臻 毛学校 喻寿奇 陈瑞春 吴瑞祥 陈志中 康明义 陈法信 王能艺 程世岐 林艺 许家钰 崔国安 杨元斌 高明柱 翁宗奕 张云海 段维义 姜大文 任训善 陈夏 徐建龙 刘楚照 侯建和 贾予川 郭中堂 俞金祥 李亚民 王利民 赵仰柴 王福山 曹仲云






海峡两岸在本次展会中的携手合作尤为引人注目。台湾收藏家踊跃参与,杨琳先生携其32年前投资收藏、由国内军旅工笔画家李大成耗时3年精心创作的国家文献巨作——讲述乾隆年间故事的《大驾卤簿图纸质长卷》,以及再由300名大国工匠大师历经8年打造的《大驾卤簿图的大型紫铜雕》巨作回归亮相3号馆;收藏家陈俊霖先生展出的乾隆32年(距今257年)创作的《法界源流图》绢本画作也在2号馆展出,这些珍贵展品彰显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凝聚力,加深了两岸情感纽带,推动了文化融合协同发展。

长期以来,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坚守初心,致力于搭建中外非遗交流平台,通过开展系列扶持与传播工作助力非遗保护传承。以本届展览为新起点,计划定期举办此类活动,以期唤起民众对非遗的广泛关注与热爱,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借助跨国际文化交流彰显其独特魅力,促进非遗“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推动传承创新,为中华非遗文化弘扬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贡献力量。

展览精心打造六大特色场景与多元展示空间,设置体验互动区与多媒体展项,融合前沿科技与古老传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规划“国际非遗”“非遗中国”“游历中国”等篇章,多区域协同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特色与传承脉络,演出区呈现精彩非遗表演,互动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非遗魅力,教育培训区通过讲座与直播拓宽公众认知渠道。

展会期间,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交织,构筑起一座顶级文化殿堂。非遗瑰宝绽放耀眼光芒,震撼观众心灵,传承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参与热情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交流,为非遗艺术行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传统美食与传统技艺单元亮点频出,六十余项传统技艺涵盖特色美食、音乐舞蹈、中医文化、各类刺绣、中华武术等丰富类别。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呈现、文字解读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制作技艺,展现其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手工技艺。传统茶艺、沉香等单元借助表演与多媒体辅助手段,系统梳理知识体系,让观众领略其内涵价值。

此次展览开放至12月22日,丰富的国际非遗内容持续呈现。预计将有数万观众共赴这场非遗魅力盛宴,感受其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文化长河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记,共同见证非遗文化的璀璨辉煌与无限活力。



阅读422280
分享